|
1952-1958 刘型 北京地质学院
1958-1976 高元贵 北京地质学院(72年起高元贵任湖北地质学院革委会主任)
1976-1980 王焕 湖北地质学院
1980-1983 王鸿祯 武汉地质学院
1983-1988 赵鹏大 武汉地质学院
南北并立时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1988-1990 翟裕生
1990-1994 程业勋
1994-2000 赵鹏大
2000-2010 吴淦国
2011-今 邓军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1988-1996 赵鹏大
1996-1997 殷鸿福
1997-2003 赵鹏大(兼研究生院院长)
2003-2012 张锦高
2011-今 王焰新
另外,何长工为学校成立和初期建设做出了突出贡献。1952年他是地质部副部长和党组书*河*记*蟹*(部长是李四光)。
当然,校史上最有影响力的校长当属我们最潮的赵鹏大校长了。下面是他的一个简单履历:
195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质学系,在全国院系调整中被分配到刚刚筹建的北京地质学院参加建院工作。
1954年,国家派他前往前苏联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攻读研究生。
1983年,任武汉地质学院校长。
1988年,学校回迁,任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校长。
另外,补充一点重要校史事件:
1952年,北京大学地质学系、清华大学地学系地质组、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地质工程系和唐山铁道学院采矿系地质组以及西北大学地质系本科3个班的学生(46名)合并成立了北京地质学院。
1957年5月17日,国家副主席刘少奇在中南海接见了我院50多名应届毕业生代表,说:地质工作者是“建设时期的游击队员”。
1970年5月,国家地质总局军代表批复同意北京地质学院迁往湖南省石门县新建。鉴于仓促决策,9月18日,国家地质总局《关于北京地质学院迁往湖北江陵基本建设的批复》,同意将拟迁往湖南石门县建校计划改为迁往湖北江陵县。
1972年8月9日,湖北省革委会同意湖北地质学院在武汉地质学校的教学点改为“湖北地质学院武汉分院”。9月2日,湖北省革委会同意湖北地质学院在江陵城东门内建校。1972年,学校招收地质力学和英语两个专业新生58人。
1975年,学校由湖北江陵迁至湖北省府武汉市,并将原武汉地质学校并入,学校进入全面的恢复重建时期。
1978年,成立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
1985年9月9日,地质矿产部决定,将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部、北京地质管理干部学院和中国地质科学院研究生部合并,成立了“北京地质教育中心”。翟裕生教授任主任。
1987年11月4日,国家教委下发地矿部“关于同意成立中国地质大学的批复”。
1997年12月6日,经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第一批进入 “211工程”行列,成为国家进行重点建设的大学。
2005年3月,根据教育部文件,位于武汉的大学总部撤销,武汉和北京两个校区独立办学,教育部仍然以一个中国地质大学整体进行建设。
2006年,教育部与国土资源部签署文件宣布共同建设中国地质大学。同年学校申报的“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得到教育部和财政部批准,中国地质大学成为国家“985工程”建设的一部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