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地大!  - 地大北京BBS

 找回密码
 申请帐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774|回复: 0

[考研路上] 新闻阅读技巧之被动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7-1 12:02: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网络的发展,浏览英文网站越来越方便,很多同学会选择这种方式来提高自己的英文。这是非常值得推荐的一种学习方法,益处不言而喻,比方说可以帮助同学学习时事词汇,积累地道的表达法,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等。但在实际操作中,同学们可能有这样的困惑,同一条新闻,不同的媒体表达出来的观点会有所不同,甚至完全对立,怎样更好地把握媒体对于事件的态度呢?同学们的困惑是非常普遍也是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为了更好的把握报道的对于事件的态度,同学们需要从媒体的立场,报道的选词,报道语气,报道重点强调的部分等诸多方面入手。这对于很多同学来说是一个需要长期学习才能够最终获得的阅读能力。通过这篇文章,我仅想分享一个较为实用并且易于操作的分析角度-被动句。
  根据韩礼德(M.A.K.Halliday)的信息理论,已知信息+新信息是最基本的信息结构。在被动句中,读者会先接触动作承受者,后接触到动作实施者,因此动作承受者是已知信息,动作的实施者是新信息。通常情况下,读者对新信息的注意力会远远高于旧信息。利用这一点,新闻报道常常使用被动句,以达到突出施事者的目的。比方说,“Woman killed by 4-year-old in Tennessee cookout.”(April 9, 2013,CNN),这个新闻标题通过一个被动句,强调动作的实施者是一个四岁的儿童,从而引起读者的注意力。
  其次,被动句的使用还可以淡化动作实施者,以达到推卸其责任的目的。比方说两个句子,The boy lost the money./The money got lost. 句子的主要意思都是钱丢了,但是通过被动句的形式,作者可以巧妙回避到底是谁丢了钱。同样道理,在新闻报道中,媒体常常用这种方式,来维护其所代表的利益集团的形象,以巧妙的推卸其责任。
  当然,被动句的方法只是给同学们提供一个角度,任何方法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同学们需要结合这个媒体的一贯立场(保守,中立,还是激进),选词,报道重点的安排等,来分析媒体的观点,从而透过报道看清新闻事件的本质,并逐渐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做一个聪明的读者,更多精彩内容,可以来我的北京新东方听说读写的课堂来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申请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363号|地大北京BBS ( 京ICP备08104328号-16 )

GMT+8, 2024-6-16 00:51 , Processed in 0.038559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