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地大!  - 地大北京BBS

 找回密码
 申请帐号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09|回复: 1

心理治疗的四种境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2-24 10:47:4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一个境界,是【境】的境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环境】,这个阶段相当于人类的梦中阶段。


    我们都知道一句话:境由心生。如果按照我们学过的辨证唯物主义,那这句话纯粹是唯心。但是多年的心理治疗经验越来越让我看到一个事实:一个人的性格如何制造了自己的困难,一个人的心态如何造成了他今日所处的环境。我的一个朋友在婚姻的困境中苦苦挣扎,自我折磨,亲朋好友的开导都无法改变她的偏执,所有的人都看得清楚明白,她这样下去只能越来越受伤。多次交谈无效之后我发出喟叹:看你就像活在自己的梦里一样……她却一脸的迷茫:“你为什么这么说?”她活在自己的性格制造的悲剧关系中,犹如梦魇一般。


    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应该更通俗,更容易理解。性格就是心,而命运就是我们所说的出生家庭,成长环境。多数人遇到困境时,只知道一个办法:和外在环境死磕,纠缠,却没办法理解一切的困难源于内心。心能包容万物,亦能制造自我的困境,当然更能化解困境。只知道改变环境,却不改变自己,就和一个人生活在梦中差不多。当你能明白境由心生时,才是真正的梦醒时分。



    第二个境界,【镜】的阶段:以他人为镜,可以了解自己。我们很难看到自己的内心,但是有一个办法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和观看内心,那就是以他人为镜。通过在与别人的关系中感受到的东西,来了解自己。比如我的那个固执的、总认为老公伤害了自己的朋友。如果她愿意从那个【受害者】的梦中醒来,走入自我反思的【镜子】面前,问问自己:如果你感到那个你最在意的人总是伤害你,伤害了你很多很多年,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你竟然允许这样一个人伤害你这么多年?这种伤害是怎么开始的?是什么原因造成了今天的伤害?婚姻是呈现和观察亲密关系的犀利之镜,可以帮助一个人走出自我幻想的境界,开始了解自己,认识自己内在的亲密关系模式,从而改变自己一直以来受困和受苦的境遇。


    禅宗中的禅师神秀曾作诗一首:【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描述的就是“镜”的境界,需要我们时时通过“以他人为镜”,返观自己的内心,从而不断地了解自己,成为自己生命的主人,而不是总受制于外在环境的影响和伤害。




    第三个境界:【静】的阶段。到达这个生命境界的人,能感受到生命的平静与和谐。一般来说,人到中年之后,有的人是到了知天命的年龄,不再与现实和命运苦苦对抗,而是顺其自然,为所当为,生活呈现出一派和谐与宁静的状态。在心理治疗中,到了这个阶段,来访者和治疗师进入了一种崭新的关系:相互的平等,尊重,接纳,开放和包容,更多的改变和可能性开始在关系中呈现。


    第四个境界:是【净】的境界,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心理治疗中,能到达这个境界的人极少极少。


    六祖慧能的著名诗作描述了这个【净】的境界:【菩提本非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是心理治疗和禅修共同向往的至高目标。当我们的内心与外在世界完全地和谐,彼此相容,这个世界何来的伤害和战争?但是这个境界,却鲜有人能到达。这是一个美丽的新世界,我们却可以满怀期待,成为那个世界的一分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3-7 09:34:43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很深奥,但是我相信有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申请帐号

本版积分规则

QQ|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0363号|地大北京BBS ( 京ICP备08104328号-16 )

GMT+8, 2024-11-21 23:55 , Processed in 0.03743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