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keagle1 发表于 2016-9-1 11:37:39

“小袁阔成”,记北京评书表演艺术家王军

“小袁阔成”,记北京评书表演艺术家王军

北京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 王军,是目前比较活跃的一位评书演员。每周都要在书馆、剧场演出十场评书,还要不断的创作、录制长篇评书作品。出版过二十多部评书的光盘,先后录制过50多部中长篇评书作品,他的评书录音曾经在300多家包括中央以及各省市广播电台播出。每周三天才北京书馆表演评书《三国演义》,表演动作、口风劲头,颇有评书泰斗袁阔成先生之风。王军被同行和观众赞誉为“小袁阔成”!   http://www.0377.wang/data/attachment/forum/201608/31/233600iwdlu1snfovsvsoz.jpg  记者特地采访了这位从事最传统艺术的青年人。  记者: 你对继承传统书目和改编评书新作,和一些网络流行题材怎么看待?
http://www.0377.wang/data/attachment/forum/201608/31/233633atp4sezfvsh00ogu.jpg  北京青年评书演员王军:  对于这个问题,我有自己的看法。所谓的传统评书,就是从几代人身上一直不断的丰富、发展、完善下来的艺术经典。其实任何艺术没有绝对的完全的“原汁原味”的,因为这些东西都是在人的身上不断的传递着,人是今天的人,怎么着也不会说出“昨天”的话。所以老的也就是新的,新的东西遵循艺术创作规律,其实也是上几辈艺人们积累的艺术精华,换个角度看,其实也是“老”的。  这就是一个审美的问题。原来老先生们提出过一个“你、我、他”的简单的艺术概念。就是“观众、演员、故事”或者“故事、演员、观众”……可以变换不同的组合。就是说哪个角度来看问题。评书讲究“跳进、跳出”一会儿我是说书人(演员)我就是客观审美的,就“他”;观众是主观审美的,我们是为观众服务的,观众就是“我”;演员是替代观众来说话的,只有说出观众的心里话,观众才与演员共同认可这一作品“他”,演员和观众共同构成了一个故事中的“我”,这就融为一体了。那么对于我来说,传统作品和网络新作品,其实都是一种市场需要,打的是大家熟悉的、热衷的一个“故事品牌”,但是真正输出的却是演员(我)的一种意识形态,我的一种对世界的认知。   http://www.0377.wang/data/attachment/forum/201608/31/233601pvssvksyswlsslsd.jpg  记者: 您播讲过的《蜀山剑侠传》很多年轻人特别爱听,觉得里边很有“料儿”,是冲着年轻人的口味去的么? 评书从选材到表演模式,都正在寻找突破口。比如题材这一块,当代的年轻人对于网络小说《盗墓笔记》、《明朝那些事》、《鬼吹灯》等作品有很高的呼声,尽管艺术不应该去媚俗观众,但是在艺术商品化的今天,一门古老的艺术想要生存和发展,也不能置民众的呼声不理。所以就评书题材这一问题,不知道是不是可以大胆一些,流行一些?  北京青年评书演员王军:  这些民国期间的小说,其实当年在报纸上一连载,就有说书艺人拿过来说了。最早《三国》《水浒》的故事也是写书人和说书人相互作用下,产生的优秀作品。先有了民间的故事传说,写书人再进行搜集整理、润色,那么在文学性、思想性上进一步提高,说书人再在这个提高的版本基础上去说,回来再反馈到文字作者这里,慢慢的才有了我们的“文学名著”。包括新中国的一些文学作家,都是在民间文学的基础上创作的。莫言都说自己就是一个“说书人”,他的很多作品都是在小时候听的故事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  我之所以去说民国的一些小说,比如《蜀山剑侠传》,还有《江湖奇侠传》《近代侠义英雄传》等等,一方面他们是公版书(呵呵),还有就是他们在人民群众当中有一定的群众基础,有一些影响力,这样我制作出来的评书才能够很快的打入市场,获得市场。也就是必须要会找“焦点”吧。其实也不单是我,别人也一样。 
王 军 老 师 评 书 演 出 场 所:每周三 四 晚上7-9点,德胜门内大街滨海胡同4号,什刹海宋庆龄故居西行150米,后海拐角“康龄轩书茶馆”,票价:单次购买50元(月票100元8次,便宜啊,合12元多一点)电话:010-84033998每周六 下午 一点到三点,交道口西南角 新华文化大厦一层,嘻哈包袱铺(交道口剧场)评书专场票价:40元交道口南大街15号新华文化大厦一层(地铁5号线北新桥站A口下,沿交道口东大街向西行400米)电话: 010-56246263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小袁阔成”,记北京评书表演艺术家王军